公司专注提供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领域综合解决方案,依据公司核心技术特点,公司属于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公司产品根据应用领域不相同,最重要的包含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内的变频控制器及系统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变频驱动器及系统控制器、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管理系统领域内的伺服控制器及伺服电机。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智能空调、热泵供暖、冷冻冷藏设备制造厂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及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均系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关联度较高的领域,总体上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各细致划分领域行业发展状况如下:
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是指负责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冷冻冷藏的相关设备及系统,其作用系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与空气循环以控制环境和温度及空气品质,从而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天气特征情况。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全球范围内,陆续出台《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黎协定》,推动HVAC/R领域节能减排,中国作为上述协议缔约国,在 2020 年 9 月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关于“碳中和”(指通过节能减排等技术方法去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达峰”(指碳排放达到高峰后进入平稳下降的阶段)的发展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作为商用、工农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基础配套设备,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因而发展高能效、低能耗的节能减排绿色变频产品是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能效比要求的逐步的提升以及使用者对于产品舒适性、静谧性、智能化需求的日益提升, HVAC/R 领域的变频产品正处于迅速增加阶段。
商用空调、热泵、家用空调作为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范围的应用于商业、工农业和家庭等领域,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政策的全力支持,呈稳定发展形态趋势。公司的核心产品 HVAC/R 变频驱动器具备能效高、通用性好等特点,通过搭载系统控制器应用于各类变频产品,最重要的包含具备定制化设计需求与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各类商用空调、空气源热泵、家用空调,并将随着产业政策的持续驱动与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而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应用层面包括光伏、高温工业、农业市场等新兴领域,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
2017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确指出支持优势特色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重点突破车用传感器、电控系统等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引导零部件企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2020 年, 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发展。2021 年,国家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叠加《关于 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的刺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在 2021- 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为弥补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家于 2022年出台《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 又于 2023 年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2023-2025年期间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24年2月,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 指导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助力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9-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从124.6万辆增加到958.7万辆,期间CAGR为66.5%;同期,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33.1万辆增加到949.5万辆,期间CAGR为63.4%。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3,009.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31.6%,较上年提升 5.9个百分点,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中汽协预测,2024 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预计同比增长约21.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核心部件,将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而持续保持增长趋势。同时,在新材料开发使用、制造工艺水准不断提升、电子创新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将向着轻量化、集成化、自动化、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及核心部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是指以物体的位移、速度、角度等控制量组成的,能够跟踪目标任意变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基于变频技术的延伸产品,其不仅可进行速度、转矩控制,还可实现精确、快速、稳定的位置控制,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技术,属于高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目前,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正朝着数字化、微型化、智能化及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包装机械、物流机械、纺织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以及电子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 个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深化、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伺服系统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尤其伴随着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国产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或将会加快。
儒竞科技是专业的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综合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综合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的变频驱动器及系统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变频驱动器及控制器、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的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公司作为自主创新的研发驱动型企业,以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作为基础,成功研发了以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及系统控制技术、数字电源及电力电子变换硬件平台、电机设计平台为代表的三大技术领域,在细分技术领域内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并通过核心技术的交叉应用与延伸,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建立了跨领域的经营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3项。
公司秉承“以市场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全面启用集成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仓储管理系统(WM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数字化系统,严格执行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满足客户需求与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柔性化生产与智能化制造。
公司依靠卓越的产品研发实力、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完善的质量管控措施、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拥有了良好的行业知名度,在境内外积累了稳固的客户资源,核心产品已广泛长期地应用于谷轮、麦克维尔、阿里斯顿、海尔、三菱重工海尔、开利、博世等众多行业知名品牌,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总体来讲,公司在品牌认可度、技术实力、软件硬件定制化、渠道拓展、产品工艺质量稳定性及供应链可靠性等方面拥有了较强实力,在细分领域内积累了一定市场地位。
公司产品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包括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内的变频驱动器及系统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变频驱动器及控制器、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内的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综合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优秀的产品质量、丰富的行业经验,已在产品的定制化、可靠性、稳定性、适用性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并与艾默生、麦克维尔、阿里斯顿、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该领域产品采用低GWP系数设计,功率密度高,产品效率高,并与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定制功率半导体模块、使用由先进碳化硅材料制作的功率MOS、功率二极管等器件及更为节能的第七代IGBT等,同时产品规格种类齐全,功率涵盖 1HP-7HP(单相)/ 5HP-28HP(三相),具有质量稳定、工艺先进、功能齐全等优点,作为细分领域内的第三方综合解决方案商,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凭借多年的战略投入、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已经搭建起完善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该领域内产品具有已取得国内外众多主流整车厂的认可。
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具备(1)产品规格种类全,电压: 80-800V(高压) /12-48V(低压),工作温度:-30-125℃,(2)功率调节能力强,(3)制热/制冷速度快,(4)有效抑制振动/噪音,提供故障诊断/远程更新等技术创新特性等。公司作为本土企业,与外资品牌相比,除了拥有行业内较为领先的产品性能及质量可靠性,公司在集约化低成本采购、供应链保障交付能力、定制化研发服务及高效率研发方面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得益于战略客户的定点和相关项目量产,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变频驱动器、PTC电加热控制器等产品已经形成大批量应用,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将迎来高速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撑。
公司自动化领域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已经积累多项较为成熟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性能能够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各种用途,具有控制模式齐全、控制精度准确,指令方式高效、通信功能全面,定位精度较高、控制性能较强等优点;此外,经过多年技术与渠道建设,公司该领域也积累与市场上成熟企业合作的宝贵经验,为该板块业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在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业务产品在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物流、包装机械、印刷、锂电新能源等细分行业已实现批量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自动化及机器人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发展,引入优秀研发团队、加大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渠道扩展及品牌建设投入,力争该领域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拥有较强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与定制化服务能力,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空间,根据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品质控制能力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公司采取了目前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内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综合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通过向HVAC/R领域内的变频空调、热泵供暖及冷冻冷藏设备制造厂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及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内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服务,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公司的总体业务流程如下: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实现产品的高效研发。公司研发流程主要包括售前、原型样机、功能样机、试产及量产五个阶段,包含产品从概念产生、方案设计、研发实施、测试验证、产品认证、市场推广到客户反馈的全部环节,并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
公司针对市场容量、潜在效益、市场反馈信息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并依此提交产品概念方案。研发项目组初步制定产品设计方案和研发进度规划,各部门提出软件、硬件、机械结构、可服务性、可制造性、可测试性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客户前期提交的需求和公司制定的详细开发方案,公司进行原型样机的研发,初步实现前期设计的产品功能,并结合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公司研发部门就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及开发进度与客户持续保持沟通,公司测试部门就产品的性能、可靠性进行测试验证,确保产品功能实现方案始终符合客户要求。
公司生产样机并试用,通过试生产验证和生产工艺优化,找出关键点并严格跟踪测试,及时修正可能存在的设计或工艺问题,以保证大规模生产的成功率和工艺的成熟度,确保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后,将进入生命周期管理阶段,研发系统将根据市场反馈,对产品进行持续的研发、改进和升级,确保产品能够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设有采购部门,公司研发、生产所用物料通过采购部门独立采购。采购部门执行合同签订与管理、采购订单下达、物料到料进程跟进、供应商日常管理与考核等职能。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管理制度,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定期签订合作协议,对物料的价格、交期、质量标准及商务、法律条款进行严格的约定。公司采用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系统管理物料,以销定产,以产定需,以确保原材料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公司设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管理与执行部门,公司产品的生产环节,包括物料计划与生产工艺制定、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仓储与物流管理等由公司独立组织完成。此外,针对部分产能临时受限、技术附加值较低的工序,公司会采取委外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质量部负责原材料检验、在制品首件检验、过程巡检、半成品及产成品检验、产品入库及出货前的检验等,涵盖来料检验控制(IQC)、制程检验控制(IPQC)及出货检验控制(OQC);公司生产部负责制造工序自检与互检等;测试中心负责产品和零件的测试验证等。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品质管控,将品质管控贯穿于产品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各个环节,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相关标准认证,严格按照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每一道生产工序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有效。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国家地区、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具备完整的产品性能测试能力,设立了电磁抗干扰实验室、EMI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耐久性实验室、产品功能实验室、驱动器性能实验室,陆续通过美国UL目击试验室资质认证、德国VDE目击试验室资质认证等,以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
公司执行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管控体系,拥有配套齐全的电子产线与电机产线,采用技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定制化生产,产品生产全过程通过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仓储管理系统(WMS)进行工单管理与工序平衡,使得同一产线可通过快速更换工艺、调整配套设备完成不同产品生产制造的快速切换,实现了产品的柔性化生产与流水线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交付进度。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与业务模式,主要采取针对国内外产品厂商个性化定制的直接销售模式。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下游厂商对供应商的研发、制造、品控能力要求较高,不同客户之间的需求亦存在差别。公司围绕客户组建了快速响应的综合团队,在客户产品策划阶段即与客户深度合作,根据下游厂商的要求采取定制化方式进行生产销售,以保证能够持续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公司采取以框架协议的方式对产品的交货、付款方式进行约定,在框架协议约定范围内确认产品订单,根据订单内容决定生产所需的物料及工序,遵循以销定产的模式。
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公司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技术人员团队保持稳定,核心战略、经营策略、资产结构和盈利模式没有发生重要变化。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和技术创新,围绕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自主构建以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及系统控制技术、数字电源及电力电子变换硬件平台、电机设计平台为代表的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基于不同的技术领域持续研发创新形成多项细分核心技术。公司凭借其完善的技术体系和高效的研发能力构建起较高的技术壁垒,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成熟先进的研发流程,其包含了产品从概念产生、方案设计、研发实施、测试验证、产品认证、市场推广到客户反馈等全部环节,基于公司丰富的技术储备与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有效实现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创新。
公司作为研发驱动型厂商,基于不同细分领域客户的差异化产品与解决方案需求,以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作为底层研发基石,先后掌握了数字电源平台、电力电子变换硬件平台、电机设计平台等先进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同步研发交叉领域内的相关技术,通过技术的交叉应用及延伸,逐步开发出不同功能、品类的产品体系,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构建了研发与应用的高效联动机制。
公司高度重视对研发体系的资源投入,2021-2023年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6,841.51万元、7,762.78万元及9,966.3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30%、4.81%及 6.45%;2021-2023年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 194人、247人及281人,占当期用工总量的20.86%、22.37%及27.20%。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既满足了行业内客户对于其产品核心部件的差异化研发需求,又保障了公司研发成果可以高效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公司创新技术的研发也进一步促进了下游产品升级换代。
公司继续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已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3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6件。
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品质管控,通过了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按照标准对每道生产工序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执行了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管控体系,在保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公司具备完善的产品性能测试能力,设立了电磁抗干扰实验室、EMI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驱动器性能实验室、产品功能实验室、耐久性实验室,并陆续通过了美国UL认证、德国VDE认证、欧盟RoHS认证、中国CQC认证、CE产品认证、CB产品认证,以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
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差异化的应用场景与客户群体使得产品在结构设计与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多样性的定制化需求,因而行业内较大规模厂商往往在产品开发初期即与其核心部件的供应商共同研发设计。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依据行业特点形成了以研发设计为核心的销售模式,在客户的产品开发初期便与其建立了深度的业务合作关系,通过前期贴近客户需求的定制化研发服务,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产品迭代、灵活多样的方案设计,从而有效帮助客户实现产品价值,极大地增强了客户粘性,并与行业内的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依靠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平台,并通过创新技术的交叉应用及延伸,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形成了渠道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布局,业务范围覆盖智能空调、热泵供暖、冷冻冷藏、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工业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与一流的技术服务,能有效帮助客户完成从需求端到产品端的转换,与不同领域的客户建立了广泛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跨领域的业务布局。
业务领域布局的多元化可有效帮助公司挖掘其下游客户多领域的产品需求。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内,不同类别产品的核心技术与制造流程具备相通性,在依托相同或类似底层技术的基础上,公司业务跨领域的横向开拓可实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资源渠道共享,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发挥规模优势。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跨领域下游应用经验,具备了较强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可以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快速准确地为其提供从实体产品生产到整体系统搭建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根据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快速为其进行方案调整。多元化的业务布局能够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过度依赖单一的细分市场,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公司的发展更加稳健、灵活。
公司系专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创新,围绕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司逐步形成了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的变频驱动器与系统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变频驱动器与控制器、工业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领域的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能够有效满足不同领域客户的差异化产品需求。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的研发创新,逐步构建交叉融合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及系统控制技术、数字电源及电力电子变换硬件平台、电机设计平台等部分或者全部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并结合公司自主开发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与产品质量管控体系,通过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进行工单管理与工序平衡,满足客户需求与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产品器件的个性化设计与柔性化制造。
公司董事长雷淮刚博士,先后从事研发、市场、管理等方面工作,拥有二十多年电力电子行业研发和管理经验,获得“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行业内享有广泛声誉的专家。
公司核心团队具备多年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制造经验,公司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并持续加大投入,经过多年发展,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并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管理研发团队。
公司凭借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优质的产品质量、高效的客户服务以及良好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在下游各个领域取得突破和发展,在国内外积累了一大批优质客户,并成为谷轮、麦克维尔、阿里斯顿、海尔、三菱重工海尔、开利、博世等众多行业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众多优质的国内外客户资源保证了公司业务的稳健持续增长,公司在与优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较大程度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使得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质控制能力能够满足世界一流标准。同时,公司凭借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的专业设计和品质保障能力,成为了国内外优秀客户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55.14万元,同比下降4.28%;实现利润总额25,387.67万元,同比上升3.39%;实现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637.84万元,同比上升2.39%。公司营业收入按产品划分,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营业收入119,709.62万元,同比下降 14.8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营业收入 30,783.28万元,同比增长80.58%;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等其他业务营业收入3,962.24万元,同比增长4.00%。
总体来看,在面对一年中不同阶段呈现出各种复杂问题的情况下,2023年公司整体业务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业务成长,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1)报告期内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热泵业务海外市场受到了2023年整体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及行业去库存周期的影响,但随着新技术发展及新能效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支持政策不断加码,长期发展趋势明确,空气源热泵行业依旧前景可期,其中欧洲是热泵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2023年 11月欧盟委员会推出电网行动计划,旨在改善电网的长期规划以适应能源系统中包括热泵在内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需求。2024 年欧盟计划于选举后出台《热泵行动计划》,旨在为欧洲热泵市场增长提供政策明确性。根据 EHPA 预测,到 2026 年欧洲热泵数量将增加 2000 万台,到 2030年将增加6000 万台。中长期来看,欧洲热泵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公司在欧洲市场拥有领先技术储备,稳步推进热泵领域产品技术研发,在商业、高温工业、农业等应用细分行业领域持续探索技术发展及技术储备。
(2)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业务整体经营效率。公司子公司儒竞电控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业务,拥有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变频驱动器及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控制器等多款核心产品,并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前瞻性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基于公司长期发展规划及业务布局等考虑,2023年公司完成对儒竞电控少数股东的股权收购。公司对儒竞电控的持股比例由73.33%增加至100%,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对子公司儒竞电控的经营管控,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增强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盈利能力。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同步推进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计划新增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达产年产能预计 180万套,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新能源热管理领域的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部件,在新材料开发使用、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创新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将向着轻量化、智能化、集成化、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方向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实力已得到市场主流汽车厂商的认可,应用于众多主流新能源汽车车型,公司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智能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等产品及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3)布局未来潜力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9,966.34 万元 ,同比增加28.39%,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7.2%。公司作为研发创新型企业,坚持长期持续的自主研发投入,高标准的研发实验室、环境实验室、EMC实验室等形成功能设施齐备的技术保障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在自动化领域加大细分应用行业及机器人等细分市场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聚焦重点行业和机型,充分发挥研发的经验和优势,开发客户定制化、行业定制化以及驱控一体的伺服产品,结合客户设备工艺的深度了解,从设计入手就开始优化降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力争工业自动化领域成为公司未来强有力的增长点。
当前,全球正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实现清洁能源转换和高效能源应用的核心技术,以其高效、可持续和清洁的特点,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三大应用领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为核心,集中资源深耕现有赛道,同时在新兴技术及细分领域方面储备前瞻性技术,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抓住新兴优势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一流的服务与技术创新的产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生产制造技术、产品质量体系的同时,注重整合供应链资源,致力于同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同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技术交流与推广机制、联合研发等机制,不断强化产业链关系,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此外,为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公司积极探索和落实制定“走出去”战略, 结合海外客户的需求,获取全球资源,更高效应对全球的市场需求,优化产能布局,积极推动海外生产、研发、测试基地的全球化、本地化布局,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本地化制造和研发服务,同时,凭借已有的品牌优势,借助本地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客户,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4年是公司砥砺前行,蓄力发展之年。我们既要牢牢把握宏观经济及政策导向、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产业基地建设、新项目量产等一系列机遇,也要勇于面对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保证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围绕“新机遇、新市场、新项目、新技术、新基地”,公司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公司将在巩固已有市场及客户的基础上,扩大自动化及机器人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重点市场、重点客户。持续加强研发技术投入,扩充研发队伍并加强关键人员的能力培养与团队建设,快速聚焦公司资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切实提升服务客户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快自动化及机器人业务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渠道拓展及品牌建设,力争该领域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基于公司三大技术平台的交叉延伸,在拥有多重技术平台的整合创新能力的推动下持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通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分析预研,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要路径,在新材料应用、新软件、新算法等方面做好技术储备,保持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持续在现有优势细分领域开发高能效、高节能性、高智能化以及小型化、集成化的产品,满足下游应用领域更新迭代的市场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本着“安全、高效、科学”的原则,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有序建设。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对新产业300832)基地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12,444.86万元,占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52,378.00万元的 23.76%,项目建设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中。2024年,公司将按照计划积极、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工厂。公司将持续加强募投项目管理,在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法规指引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切实保证募投项目按规划顺利推进。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内综合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下游客户主要包括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内的智能空调、热泵供暖、冷冻冷藏设备制造厂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及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管理系统领域内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均系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关联度较高的领域。若未来宏观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产业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业绩。
公司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部分不利影响,公司也将持续对各业务、各经营环节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不断的提高产品与解决方案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空间,提升市场份额,以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虽然公司各个业务领域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公司仍面临竞争对手不断进入、行业竞争激烈等情形,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则会影响公司相关业务的经营质量与盈利水平。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凭借多年积累的跨领域下游应用经验,具备较强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高效的研发成果转化机制,与行业内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将不断强化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扩展能力,持续提升在技术创新、产品种类、市场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公司所处的电力电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核心技术人才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核心人才的流失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通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掌握了多项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技术团队,建立了一套先进完善的研发流程,涵盖了产品从概念产生、方案设计、研发实施、测试验证、产品认证、市场推广到客户反馈的全部环节。公司通过对核心技术通过申请专利进行保护,与技术人员通过签署保密协议对保密责任进行严格规定等措施防止技术泄密,并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近年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动率低,人员较稳定。